人生觉醒——明确自己的价值观
关于我24年的价值观整理
1. 背景
上周与两个小伙伴共同参与了2024年数模国赛,虽未能完全将所有题目做完,但相比较我去年国赛,感觉要好一些,具体内容就不在这儿写了,详细可以在2024年数模国赛查看。
这儿,我主要想讲述一下我自己在此获得的人生启发。
2. 什么是三观
这次比赛我觉得受益最大的就是对自己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进一步认识
3. 2024年自我人生观与价值观
3.1. 感想来源一
在比赛分析问题过程中,当查阅到刘崇军老师1的知乎文章2和学术论文3后,我有了与比赛几乎没多大关系的感想,为不影响正常比赛节奏,我用清单随笔记录了当时的一些感触:
其中第二点我在此单独拿出来讲述。赛后回头看到刘老师的一系列文章和学术研究后,内心深处感到十分敬佩!觉得刘老师把自己目前的人生大部分都献给了”螺旋线”和“风旋线”,这份执着与热爱,让我不由得反问自己: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你要做一个怎样的人?于是我开始寻找自己的方向……
3.2. 感想来源二
除了刘老师对我的内心影响,这里还要感谢一位带我这学期并行计算的王鹏老师4。刚开学两周,第一周王老师的课我没咋听(开学的第一节课一般都没什么),那节课正好在推理螺旋线相关计算,但刚好不好,刚就听到了王老师的大概简历(这里我就简单总结):中国并行计算的领军人物、某某公司的创立者……
赛后我带着好奇心去查阅王老师,不查不知道,一查让我真的无比敬佩王老师5。随后在第二周(本周)的课堂上,我满怀期待地坐在教室,很认真地听了他的第一堂课,同步记录了课堂笔记:
整堂课听完后内心还是很开心的,主要原因是王老师:
- 授课风格非照本宣科(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
- 真的很博学(将各门类知识融汇于计算机并行计算研究)
- 可以为了并行计算的研究进行各种投入和学习(执着,为了写好一本书对每一个内容进行考证研究)
- 站在更高的维度分析问题
当时觉得自己能够慢慢感悟到老师的维度,课后自己再次思考和感悟: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你要做一个怎样的人?
3.3. 个人价值
感谢两位人生导师,让我明白要追随自己的兴趣和希望,努力做好一件很重要的事。通过最近的反思,我渐渐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和目标,其实这些早就存在在我潜意识里:
- 研究精神分裂治疗方法
- 革新传统教育模式(哪怕只影响到为数不多的几个人)
- 提升自我认知,不断觉知自我;有能力就去让别人也慢慢觉知自我,接纳自我
这三点从高中开始就慢慢在我的潜意识里贮藏,这是第一次认认真真地写下来,我相信我会为之努力!
4. 个人困惑
- 刘老师和王老师是什么时候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的?
- 两位老师现阶段的价值观大致是什么?
30岁前是否可以尽可能试错?(只是个人的想法)
终生学习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1-10分的评分,对自己当前的认知水平和人生满意度打分?
认知水平:
人生满意度:
纵观人生,觉得最终的事情是什么?(不考虑自己所研究的方向)
王老师回答:
呵呵,这些问题比技术细节还难。有的不是语言可回答的,如果在一个时刻“我捻花,你微笑”,才算是真的回答了,对于人生重大问题往往是“言语道断”的,我说出来就是错误的。人生目标最终是靠“悟”的,而不是靠单纯的理性思考。建议简单了解一下李叔同如何从繁华世俗走向最高层次的空寂人生的。
王老师送你四个字:“体验人生” 😁
刘老师回答:
刘老师当天晚上特意花时间整理回复的内容
两位老师回答让我很开心,有了自己的思考。
参考资料
1. 百度学术:刘崇军 ↩
2. 知乎专栏:刘崇军:三种等距螺线的统一与差异 ↩
3. 刘崇军.等距螺旋的原理与计算[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8,48(11):165-174. ↩
4. 百度学术:王鹏 ↩
5. “王鹏:一本‘云计算’专著创造的财富奇迹”、《并行计算应用及实践》、王鹏老师中科院简历等 ↩